打造月配息現金流,可行嗎?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親友送我的禮盒是一種日本小餅乾,薄薄的、脆脆的,特別好吃,日本的東西份量很少,但是會做得很精緻,價格也不便宜,可能是日本物價比較高的關係,也可能是他們的飲食習慣,很精緻但是份量不多,常吃日本的食物一定可以減肥,因為東西很少,而且價格貴,這樣不會吃過量,也會捨不得買太多。



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現在大家很喜歡月配息的商品,不管是月配息債券,或是月配息的基金,還是月配息的ETF,究竟好不好,可不可行呢?聽牛媽的投資經驗,看看我個人多年投資成果吧!

              以上三種月配息,我家都有投資,投資已經好多年,投入好多桶金,而且從第一支月配息債券算起,應該近二十年的投資資歷了,所以算是經驗豐富吧!




         我第一次買的月配息商品是聯博美元計價的月配息基金,但是,幾年後就贖回了,雖然是賺了配息,卻因為匯損賠錢,當時我的投資經驗不多,一看到匯損就非常擔心,所以趕緊贖回,深怕血本無歸。其實後來我才發現,美元是強勢貨幣,就算美元跌了,也會有漲回的時候,現在跌到28元,過一段時間,也許一兩年後,又漲到32元,總是漲漲跌跌,最近這幾年,我又陸陸續續買了其他貨幣的配息基金,整體來說,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美元計價的商品,覺得比較穩定。




           第二次買月配息基金,是幫三個孩子買的,三個孩子出生後,就運用他們的紅包和壓歲錢買基金,幾年後基金獲利贖回一筆錢,就想做點別的投資,於是拿去買配息基金,因為當時也有幫孩子買股票,發現股市的獲利比較好,所以,不打算繼續幫孩子買基金,就改以買股票為主,因此,原來的資金換成配息商品。

         第二次的配息基金投資,算是相當成功的。孩子的三個帳戶配息很穩定,而且都是賺錢的,但是,不會像股票一樣獲利很多,不過可以完全不管它,每個月自動就配息下來,配下來的息,目前是拿去買基金,類似定期定額買基金,但是,我們不用拿出資金,由月配息基金的配息去扣款。

            



 

           第三次買進配息基金是幫牛爸和我自己買的, 我們各買一檔安聯配息基金,是每個月配息兩次的配息商品,買了好幾年了,配息穩定,總報酬也不錯,當然比不上股票,但是,比定存好。       




         第四次買配息基金是覺得配息基金挺方便的,每個月都有現金收入,但是當時我家的基金配息總金額還沒有很高,不足以負擔全家的生活開支,所以,我們決定繼續買進,讓月配息的金額更高,至於會不會是配到自己的錢呢?這和股票配息的道理一樣,股票領股息很開心,但是也可能領了股息賠了股價,所以股票領股息,如果沒有填權的話也會像領自己的錢一樣,就是左手換右手的意思。


        第四次的購買配息基金在三年前,買進點剛好是股市高點,一開始獲利不錯,後來有遇到匯損和債券大跌,出現虧損的狀況,長期持有後,以美元計價的配息基金回檔最快,現在都是正報酬獲利狀況,但是,我持有少數歐元、澳幣、南非幣的配息商品,其中歐元剛開始虧損好幾年,最近大漲,獲利竟出現兩位數,但是澳幣和南非幣雖然有回檔,但是,還沒有賺錢,總報酬是負值,不過,反正是領配息的,需要的就是穩定現金流,所以,我還是會長期持有。

       這個帳戶目前的配息是以專戶存起來,拿來當孩子的註冊費以及繳納各種保險、稅款為主。
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第五次買配息商品是在去年買的,我開始買配息ETF,今年又買了債券ETF,這次的買ETF是有賺有賠,但是,因為持有的時間還很短,只能算是觀察階段,等持有一兩年後,我再來看看獲利如何,而且目前持有張數並沒有太多,所以配息的金額也沒有很高,配下來的資金就在證券帳戶中,打算繼續加碼ETF,所以,配息的ETF對我來說算是新嘗試,希望未來能創造另一項穩定現金流。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買股票存股,每年除權息,將可以領股息,但是這是一年一次配息 。如果存股的張數多,配息的金額夠大的話,將來退休之後沒有了收入,股票的股利配息可以當做年收入,像領年薪一樣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買月配息基金,每個月配息,所以每個月領到股息,就好像月薪一樣。這兩種配息的方法,我家都有,我個人覺得買股票存股領配息容易點,尤其是小資族,可以投資的錢很少,可以慢慢買,通常殖利率也高。 

           月配息ETF 是我目前正在努力累積的配息商品,如果未來有好的成績 ,再與大家分享!   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是要賣股票買房呢?還是貸款買房呢?我和牛爸經過多次討論加辯論!

意外的驚喜,臨時股東會的紀念品,挑選ETF

好吃的樹葡萄你吃過,好喝的樹葡萄酒你喝過嗎?